鄭州中天建筑節(jié)能有限公司
鋼絲網架夾芯聚苯板生產線主要用于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泰柏板室內隔墻體系,混凝土保溫幕墻建筑體系、夾膜噴涂混凝土夾芯剪力墻建筑結構技術、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保溫體系重點推廣一體化技術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是集建筑保溫功能與墻體圍護功能于一體,墻體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溫措施即可滿足現行建筑節(jié)能標準要求,實現保溫與墻體同壽命的建筑節(jié)能技術。界定一體化技術的概念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建筑墻體保溫應與結構同步施工,同時保溫層外側應有足夠厚度的混凝土或其他無機材料防護層;二是施工后結構保溫墻體無需再做保溫即能滿足現行節(jié)能標準要求;三是能夠實現建筑保溫與墻體同壽命。滿足上述條件方能為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內容介紹
1、不同結構體系
通常采用的建筑結構類型主要包括砌體結構、框架結構、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等,研究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就必須研究不同結構形式的節(jié)能。根據結構形式的不同,課題組對各種結構形式的一體化技術進行了充分考察,主要包括各種框架填充墻自保溫砌塊結構體系類、夾芯墻復合保溫結構體系類、裝配式混凝土復合墻板保溫體系類和現澆混凝土墻體結構自保溫體系類等。
2、防火性能
建筑防火功能是建筑物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必須首先滿足相應的防火功能要求。一體化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建筑墻體保溫與結構融為一體,而且保溫層外側有足夠厚度的防護層(一般保溫層外側有30mm~50mm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根據防火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保溫層外側有30mm~50mm的防護層,其耐火極限不低于1.0h。根據有關外墻外保溫薄抹灰系統(tǒng)墻角火試驗結果顯示,試驗開始后10min時,薄抹灰系統(tǒng)頂部兩面墻的交叉部位保護層首先脫開,聚苯板被點燃,隨后保護層脫開面積逐漸擴展,燃燒面積也隨之擴展,13min時,整個墻面全部開始燃燒,并在5min內墻面的聚苯板全部完畢。可見一體化技術的防火性能遠遠好于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
3、生產工藝
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要求的性能指標,必須有較成熟的生產工藝作保障。相關生產企業(yè)必須從設備的先進性、經濟性和適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研試驗,滿足一體化技術要求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確定科學合理的產品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利于形成標準化、產業(yè)化的發(fā)展規(guī)模。
4、技術指標
耐久性是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研究的關鍵因素之一,對關乎耐久性能的技術指標通過試驗研究,指標進行了嚴格控制,對關乎抗裂性能的技術指標制定。
5、標準規(guī)程
標準規(guī)程是指導生產、設計、施工最重要的依據,為一體化技術的發(fā)展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的十大優(yōu)點
一.100年壽命的結構主體
由于網架板特殊的三維受力鋼筋結構和工廠標準化焊接生產,使得受力體更加堅固可靠,大大延長了建筑主體的壽命。通常建筑主體壽命70年,結構體壽命可達100年。
結構體系中,保溫系統(tǒng)隱藏于建筑結構夾層中,建筑結構和保溫結構合二為一。保溫系統(tǒng)和建筑結構同壽命,達100年,而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不需要維修。
三.耐火極限4小時 比傳統(tǒng)結構提高1小時
國家標準規(guī)定,主體結構耐火極限一級為3小時,二級為2.5小時。而結構主體,保溫體系和主體結構系統(tǒng)一起,由國家實驗室試驗結果耐火極限為4小時。讓生命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
四.抗震等級提高3個烈度
因體系是一種新型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系,70%以上的構建由工廠按標準流程焊接完成,加之其特殊的三維鋼筋網架,大大提高了該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其抗震性比磚混結構提高3個抗震等級,優(yōu)于框架結構。
五.使用面積增加5-12%
結構墻體相對較薄、自重輕、和磚混結構相比可以增加套內實際使用面積5-12%,和普通剪力墻結構相比使用面積增加2%以上,同時又減少了地基及基礎的負荷。
六.施工周期提前至少3個月
保溫系統(tǒng)和建筑結構一次澆筑而成,和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相比,省落了主體完工后的外墻保溫工序(外墻砂灰找平、粘貼保溫板、用抗裂砂漿壓入網格布,抗裂砂漿罩面等),該工序最少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
七.瓷磚粘貼墻面0處理
由于堅固而特殊的5cm厚外露混凝土結構,可以直接粘貼大理石或瓷磚,不需要對保溫墻面做任何加固處理。而傳統(tǒng)保溫,必須增加一層鋼絲網、抗裂砂漿和錨固件,延長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材料和人工費,而且瓷磚壽命無保障。
八.造價低10-30元/平米
因結構施工速度快,節(jié)省開發(fā)期內大量的資金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節(jié)能達到65%標準的基礎上,每平米比其它結構形式綜合造價低10-30元。
九.100%供貨保障L網架板大工業(yè)化生產,產量高,0養(yǎng)護,即產即用,確保大規(guī)模供應。
十.360°綠色環(huán)保
總結;不使用任何粘土制品,節(jié)約耕地和能源,減少大氣污染;該結構保溫系統(tǒng)和建筑結構同等壽命,100年不需要維修和更換,減少因保溫系統(tǒng)更換帶來的二次、三次、四次污染(每次的維修和更換都會帶來大量的建筑垃圾),100年內可減少建筑垃圾50%以上。
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應用范圍
(1)熱工適用范圍
由于復合剪力墻中保溫板的材質及厚度可以任意變化,達到不同的節(jié)能標準,故可以應用到嚴寒、寒冷、夏熱冬冷等所有熱工分區(qū)的建筑。
(2)高度適用范圍
建筑體系技術的建筑物高度適用范圍建議按《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114中關于剪力墻結構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且同時滿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中A級高度剪力墻結構建筑的最大適用高度,具體可參見下表
結構類型
|
烈度
|
7
|
8(0.2g)
|
8(0.3g)
|
框架剪力墻
|
100
|
80
|
60
|
剪力墻
|
100
|
80
|
60
|
部分框支剪力墻
|
80
|
60
|
30
|
筒中筒
|
130
|
100
|
80
|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頂板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頂部分;
2.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指首層或底部兩層為框支層的結構,不包括僅個別框支墻的情況;
3.乙類建筑可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適用的最大高度;
4.超過表內高度的房屋,應進行專門研究和論證,采用有效的加強措施。
(3)建筑物用途
作為一種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建筑體系技術主要用于縱橫墻較多的民用建筑,如住宅樓、辦公樓等;在多層及高層建筑施工時,目前主要采用兩側同時澆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作為一種自承重隔墻板,復合墻體可以和框架架構及鋼結構相結合,應用于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等大跨度建筑;且由于兩側混凝土層均較薄,故建議采用兩側噴抹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噴抹混凝土施工工藝還可用于農村低層建筑及溫室大棚、養(yǎng)殖場等設施農業(yè)建筑。
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簡介
建筑體系(Composite Light-weight英文“復合輕型”之縮寫)是將一種永恒的節(jié)能技術措施融入墻體中,構成的新型復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
它將保溫層與剪力墻的受力鋼筋組合成網架板作為墻體的骨架,兩側澆注混凝土后發(fā)揮受力和保溫的雙重作用。實現了墻體改革、建筑節(jié)能和建筑工廠化的要求,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建筑領域里的一項空白。
其最大優(yōu)勢:可使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不需對保溫層進行維護、維修,解決了目前普遍采用外墻粘貼、外掛保溫層技術易產生的裂縫、空鼓、滲漏、脫落、易發(fā)生火災等隱患及壽命短造成后期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大量維修投資的問題。并可直接進行結構外墻體的各類外墻面裝飾工程。
|